习近平总书记在刚刚结束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绝不让一名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是云工商对社会作出的郑重承诺。扶贫必先扶智!让贫苦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是彻底稳定脱贫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举措。
远山的呼唤,学校必牵手。为了梦想,何惧贫困,山高路远,阻挡不了我们的双向奔赴,所有的努力,只为在云工商,遇见更好的自己。
九月金秋,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下斑驳光影,如同时间的笔触,在大地上勾勒出一幅幅温暖的画卷。云南工商学院操场上,绿茵如席,到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2024级新生们军训正如火如荼进行着......
在距学校400多公里外的红河州金平县,手捧着云工商录取通知书的小芳(化名)却无法感受到喜悦,她抬头望着远山,心中迸发出“我要上大学”强烈的渴望,思绪早已飞向远方......她与家人正在为学费没着落而犯愁苦恼。
与此同时,学校招生办杨祖会老师也正为小芳不能来校报到着急上火。经商议后,9月3日,大健康学院刘朋勃、周靖宣、邱道解老师带着一名学生说走就走,驱车5个多小时赶赴金平县对小芳进行家访,但此行结果谁心里也没有底。
奇怪,手机地图定位就在这里,但一行人开车来回几趟,却始终找不到小芳的家。刘朋勃再次拨通了小芳的电话,在小芳的指引下,车最终停在了一座高架桥下,眼前的一幕让三位老师感到惊诧,两间简陋潮湿的石棉瓦房,用竹竿和塑料膜搭起的两个窝棚,竟是小芳一家六口的居身之所。墙角一个漆面剥落、斑驳开裂的矮柜和屋外挂在竹竿上的玉米形成鲜明对比,门口一只长满青苔的塑料桶是全家盛水的器具,主人拿不出水杯倒水招待客人,酸楚感顿时涌上几位老师的心头。
“老人家,我们是云南工商学院的老师,小芳被我们学校录取了,这次是来家访的......”
刘朋勃向小芳的爷爷奶奶说明一行人的来意。然而,主人对三位远道而来的老师似乎并不欢迎,心存戒备地走开了,在小芳的再三劝说下,双方才坐在一起聊了起来,三位老师听不懂老人讲的当地方言,只能靠小芳“翻译”复述才得以进行沟通。几位老师向二位老人介绍了学校概况和专业情况,但仍然无法解除二老的戒备心理,他们不相信学校会派老师前来家访,认为此次来访的目的是要拉孩子去工厂打工的。一行人当中的学生是金平县人,同学现身说法再次介绍了学校,再三犹豫后,爷爷才同意刘朋勃老师和小芳的父亲通电话。
老师们了解到,小芳的母亲已离世,父亲重组家庭,后妈患有慢性病,奶奶患有腿疾,爷爷患有慢性肺病,都靠父亲一人打工支撑家庭生活,虽然小芳充满了对云工商的向往,但父亲态度很坚决,家里无力供小芳上大学,想让小芳早点嫁人,帮家里挣钱。
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刘朋勃又设法联系到了村主任,想请村主任做一做家长的工作,孰料,却遭到村主任的拒绝。刘朋勃心想,如果这孩子不抓住这次机会上大学,随即就会嫁人,她的命运将被这大山锁定......老师们没有放弃,继续向小芳的爷爷奶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如果孩子不读书,要么出去打工,一个月顶多只有一两千元工资,解决不了家庭的大问题。要么就是嫁人,一辈子走不出大山,你们已经老了,但孩子还年轻,她的将来会有无限的可能。如果去上大学,我们为她申请减免部分费用,帮她在学校找勤工俭学的岗位,生活费有了保障,在校学习两年后,第三年就可带薪实习,只要小芳自立自强,学好专业,增强能力,学校帮她安排一个让家长放心、她自己满意的工作。
通过几位老师耐心地沟通,小芳爷爷深深感受到了学校的诚意和对小芳上学的关切,终于打消了的顾虑,小芳家人也统一了认识,同意小芳几天后到学校报到。
返回的路上,三位老师心潮起伏,久久难以平静,刘朋勃心想,作为一名老师,前来家访而就此改变了小芳的人生,是非常有意义的。9月7日,刘朋勃收到了小芳发来的信息,“老师,我们已经到学校了。”刘老师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小芳,云工商欢迎你......
对小芳的家访,只是云南工商学院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一个缩影,“一个都不能少”“绝不让一名大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是云工商对社会作出的郑重承诺。
自9月2日新生报到结束后,学校招生办与各二级学院录取对未报到学生开展一对一跟踪摸排,校领导、各二级学院、相关部门密切联动,组成多个工作组,深入到全省10余个州市,紧锣密鼓地开展家访。
9月3日,建筑与设计学院院长周丽萍、党总支书记杨华驱车赶赴红河州泸西县开展家访;
9月3日,建筑与设计学院陈世光、吴昊天老师赶赴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进行家访,归途中又赶赴普洱市对在外打工的某同学实地考察了解情况;
9月3日,建筑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林海、李穗南老师赶赴昭通市昭阳区开展家访;
9月5日,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依凯、何博、周咪几位老师赶赴丽江市玉龙县开展家访;
9月9日,校长助理伏鹏飞、大健康学院院长马建赶赴曲靖市麒麟区开展家访;
9月10日,招生办马猛超、王正斌老师赶赴文山州砚山县开展家访;
9月11日,建筑与设计学院洪磊、杨正辉老师赶赴临沧市凤庆县开展家访;
9月13日,校长助理伏鹏飞、招生办主任石耘川、王斌,建筑与设计学院李俊涛老师赶赴楚雄州元谋县开展家访......
还有更多的老师正在家访或在去家访的路上,他们用行动和汗水,担当尽责,迎难而上,践行着“以学生为中心,让每一位学生获得职业成就和人生幸福”的使命。一次家访,对于学生来说,或许就是一次改写命运的交响曲,云工商人从情感上关心关爱学生,从行动上为学生排忧解难。
招生办石耘川主任介绍,早在今年6月开始,针对专升本已录取学生的“空窗期”,招生办就对家庭经济困难、外出打工等学生情况开展摸排,通过一对一电话沟通跟进、邀请学生到校参观等方式,多措并举提升学生报到率。
在家访过程中,老师们协助学生家长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通过联系学生高中班主任、邀请当地教体局、村委会工作人员协同参与家访等方式,至9月14日,共动员274名原本打算放弃就读的学生到校报到,其中有7名孤儿。
9月7日,小芳同学到校报到后,为表达自己对学校的感激,小芳特意制作了一面锦旗赠予学校。执行董事长姬其佐强调,要想方设法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帮扶,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多年来,云工商分类统筹、分级实施“一生一策”,通过“奖、助、贷、勤、减、免、补”七位一体资助体系,解决家庭困难学生就学问题。连续多年开展关爱怒江州、临沧市人口较少民族及家庭困难学生捐资助学等公益行动。远山的呼唤,学校必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