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6日晚,在云南工商学院新报告厅举行了辅导员专题培训讲座,旨在提升我校教师工作队伍自我发展能力,搭建互相沟通交流平台。我院诚挚邀请云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专家王友良,为辅导员们开展了一场主题为“白天不懂夜的黑?——如何成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的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参加此次讲座的是我校全体专职辅导员。
首先王老师通过案例分析告诉各位辅导员如何克服一切现实中与同学们交流困难等问题?及如何完成人生导师的重任或扮演知心朋友的角色?只有具有这样的工作精神,学生在有困难和思想波动的时候才会不犹豫地向辅导员求助,而不用担心因为打扰辅导员工作时间而被责备。“既然我们选择了辅导员这个职业,就代表着我们的24小时都是工作于学生的。不管是工作时间还是休息时间、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只要是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守护在他们的身边,及时地、无条件地为他们解决困难,也只有这样才无愧于辅导员的称号。所以,想做好学生工作就需要我们辅导员投入大量精力,这种投入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需要长期而艰苦的踏实工作,这就需要我们怀有对辅导员事业的理想之心和高度的热忱。只有以这样的精神支撑,我们才能在长期的辅导员工作中坚持不懈。
在交流过程中王老师通过五个层次阐明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
王老师还在讲座过程中通过现场互动,让今天的讲座更加有活力。
通过这次交流会辅导员们都学到了如何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可以充分信任的人。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和管理的工作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其自身的人格魅力是最巨大的精神力量,高尚的师德和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为了使工作更好地开展,辅导员必须要得到学生的认可和信任。这就要求辅导员队伍加强师德建设,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爱护学生。